您的足迹:首页 > 小星星荐 >第十五章 穿过针眼的骆驼

第十五章 穿过针眼的骆驼

珍珠项链-米雪.png

我们开始与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分享福音。莎伦是我到香港后新交的朋友之一,她邀请她的朋友来参加我们的圣经入门读 书小组。我们一起完成了《约翰福音》前四章的归纳法查经,地点就在香港赛马俱乐部的咖啡厅。这个精英俱乐部专为香港赛马爱好者开放。

在最后一次学习完成以后,参加读书小组的四位女士中的三位成为了基督徒。一个是蕾妮老师,莎伦的孩子很喜欢她。蕾妮信主后开始每日读经,信心增长得很快。在她第一次有机会到大陆与亲属见面的时候,她举行了一个大规模的晚宴,借此机会与所有的家人分享了她的信仰,并邀请他们跟随主。那个夜晚,她带领很多愿意跟随主的人一起祷告。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他们的珍珠依然在不断成长。这就是福音的特性,它无法隐藏。

莎伦为能够与朋友分享她的信仰而激动不已,很快又聚集了更多的朋友,他们也当即有了回应。她与越来越多的朋友和见过面的人分享,得心应手地使用着她的全部资源来领人归主。不久,一个由初信者组成的团契成型了。我们把他们聚在一起,共同学习圣经的不同主题。在这些学习中,很多初信者成长了,信心越来越坚固。下面的故事显示了耶稣改变人心的大能。

辛迪的故事
辛迪是被一个朋友带到我的查经小组的。她有很多问题,但是最终还是放弃了自己的骄傲,并将生命交给了主来掌管。她说话既高雅,又温柔。她那时没有告诉我她丈夫酗酒并自称是无神论者,他对她的信仰冷嘲热讽,没有一丝的仁慈。后来,她写信与我分享了上帝在她生命中的作为。

我想起米雪如何回应我那些很具挑战性的问题,她的回答是那样的清晰、有激情、有耐心,并且总是带我回到经文当中。她的分享总能够让人倍感关爱与尊重,而且还不乏幽默。

在过去的岁月中,我在米雪的带领下,在学习上帝话语方面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对此我非常感恩,也感谢她和她丈夫让我知道在上帝的“家庭”中是什么感觉。这些都是我基督徒生命最重要的根基。他们让我的属灵生命得到滋养,也有一个社交圈子。他们像牧人对待羊群那样关爱我,引导我认识真理,让我的生命与上帝的道路相连。不久,我认识到上帝并不是在我们成为基督徒的那一刻,就把所有的难题从我们的生命中拿去。他的应许是永远不离弃我们,做我们的避难所和我们的力量,是我们的指路灯。我对婚姻有很多错误的认识,而上帝要从内到外地改变我。当我从自我满足和羞耻的陷进中爬出来后,我看到自己是多么的无助与不幸。我的生命在信主最初的几年中起起伏伏,泪水与喜乐相交融,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能够与周围这些成熟的基督徒相伴。他们真的就像是耶稣道成肉身在我的身边!多年来,上帝用他们来揭开我的伪装,医治我心灵的创伤,让我不断成长。我从一个受害者的身份开始,最终在他里面找到真正的自己。我想起了他给我的一个异象,让我看到一排排的云杉树,高大笔直,郁郁葱葱,通向天堂。他要抬起我的头,拉直我的“脊椎”,让我能够笔直挺拔地站立,单独来到他的面前,来到众生赐予者的面前。我从未有过这么大的盼望,这么难以置信的胜利。我的丈夫从沉醉中醒来,于1993年信主并受洗,但是他最终未能从过往的失落走出,又一次回到酗酒的生活中。两年后,他就离世了。我23年的婚姻就此结束。

辛迪的丈夫过世不久,她便和儿子搬到了加拿大开始新的生活。为了在新的地方谋生,她开始接受职业训练,她的信心也不断增长。后来她得了一场重病,卧床一年之久。很感恩的一点是,上帝通过几个姊妹和一间教会供应了她。

在诸多的低谷与转折中,上帝的爱是我唯一的依靠,既平稳、又真实,满有动力且赐予我力量。回想1987年,我的心被圣经中上帝如何让自己的儿子为我而死所深深打动。这样深的爱,我无法测度,却充满敬畏。然而,与此一样真实而诚挚的,就是我22年前接受的第一次充满关爱的邀请,那真像是满怀爱意的一个吻。从那以后,我经历了很多与主在一起的爱宴。

实际上,如果要我说出这些年来作为上帝的孩子所经历的一个重大改变,那就是上帝那长阔高深的爱扎根于我的心中。

爱丽丝的故事
爱丽丝是我儿子麦克的家教。有一天下午,她看上去心事重重。于是,我邀请她上完课以后留下来喝茶。“一切好吗?”我问她。

她哭了起来,说自己就要离婚了。她丈夫来自名门望族,正打算切断同她以及孩子之间的一切联系,而且也不想对他们负任何责任。她不是香港人,认识的人也很少。我祈求上帝能够帮助我,让我能服侍她。“在这样的时候,耶稣对我尤其重要。我不知道该给你什么样的建议,但不知你是否介意我现在为你祷告?”她同意了,于是我们就在客厅里一同祷告。后来,我们渐渐地成了很好的朋友。很多年之后,我收到了她的一封信:

我曾试图从不同的宗教中寻找答案,因为即使是追寻到我幼年的记忆,我都找不到我做过什么坏事,让我得此报应。所以,我开始怀疑我过去的生活,是不是自己很让人生厌。但是,上帝派来的基督徒朋友所做的见证却一直与我相伴,我不想丢弃年轻时所认识的上帝。所以我从心里向上帝呼求,祈求他向我显明他的同在,他竟然回应了。

我记得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头脑中不断地回响的声音就是“这不公平!”,但是我所学到的就是,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法庭也是不公平的。但是上帝却能够将坏事变成好事,让爱他的人得益处。我真不知道那些不认识上帝的人该怎样生活。再次感谢你把我重新带到他面前。

我的朋友常说:“唉!真不公平,你的前夫背叛了你,现在还很富有,而你却要如此努力地工作。”但他们这样说的时候却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解释上帝如何知道我们心中最深处的渴望,还有他如何满足我们。他赐给我的女儿们很好的丈夫,他们都是在充满关爱的基督徒家庭长大。而且他们的父母待我的女儿们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所以她们现在的家庭正是我希望她们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拥有的家庭。好的公婆是花钱买不到的……那是上帝所赐的礼物。上帝按照他的计划行事,而我们只需信靠他。那就是我心中最深的渴望。

从那时起,爱丽丝满怀信心地见证了上帝的大能,上帝也大大地使用她,向惦记她的家人、朋友、同事、学生分享美好的福音。

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都背着重重的包袱,不知该转向何处。我很感恩,因为我能够帮他们转向上帝。他曾经说过: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太11:28-30)

带领孩童
有些初信者是我孩子同学的母亲。当我同她们分享如何给孩子教圣经时,她们热情地邀请我去教导她们的孩子。

“我怎么能够剥夺你的特权呢?”我问她们。

“可我们不知道该怎样做。”她们反驳道。

“那我给你们演示一下,然后我们一同教导他们,怎么样?”就这样,我们埋下了一颗在孩子的学校建立一个基督徒俱乐部的种子。(这是一个享誉盛名的国际学校,也没有什么宗教背景。)

由于我们刚刚帮助这个学校的董事长及夫人归向基督,他们很支持这个想法。他们介绍我认识这所学校的创办人和校长。他们发现很难拒绝我们要建立一个学生俱乐部并由妈妈们授课的提议。

刚开始,只有大约十个学生,但人数很快就翻倍了。每周我们一起唱歌,轮流教导关于上帝的事,用的教材就是马利安·斯库兰德出版社(Marian Schoolland)出版的《带领孩童归向上帝》教程。我们一边共同学习,一边播种信心的种子。

十五、六年以后,刘黎回美国发表演讲,讲话刚一结束,一位年轻的女士上前来介绍自己说:“你还记得我吗?我是克里斯蒂在香港的朋友,以前我经常到你家去,我还参加过您夫人为女孩儿举办的基督徒俱乐部。请您代我向她问好,转告她我自从那时起就是一个委身的基督徒了。那之前,我的家人都不是基督徒,我对上帝一无所知,我最初对上帝的认识都是在基督徒俱乐部的时候从她那里学习的。请向她转告我的谢意。”能够在多年之后看到曾播种的种子长出嫩芽,这样的殊荣实在难得。

天赐良机
即使是偶然的见面,也是上帝所赐。一天,我接到了一位男士的电话。他也住在我们的楼里,他儿子和我儿子麦克是同学。他告诉我,在去学校的公车上,麦克对着他的儿子弹橡皮筋,差点打到他的眼睛。我为儿子的所作所为感到十分窘迫,虽然我过去曾再三警告过他,他还是这样淘气。

当晚,我们举行了一次家庭会议。会后,麦克最终同意去那个男孩家,向他和他爸爸道歉。因为这个让人尴尬的小事故,我们认识了这个男孩的爸爸。他是一位银行家,麦克的道歉深深地触动了他。我们得知,这位银行家常常看着我们全家在外面散步,并且对我们的儿子大卫很感兴趣。尽管大卫有自闭症,但我们全家仍然十分爱他,这让他很感动,同时,他也对我们一家所信的上帝有了兴趣。随着我们之间了解的深入,我才意识到其实过去常常在街上看到这位银行家。他脸上的表情是我所见过最沉重的表情,好像全世界的重担都压在他的肩上。不久,他就加入了由刘黎带领的圣经学习小组。

成为基督徒后,他开始将家庭、工作的重担交托在上帝的手中,人生开始转变。在接下来的20年中,他经历了很多家庭、工作上的挑战。他说:“我们必须全心全意地爱上帝、依靠上帝,否则人生的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尽管他一辈子遇到了很多的困难,现在已经能够依靠对上帝的希望和感恩来面对一切。

还有一次,我的朋友莎伦邀请我以成员的身份,和她一起去参加香港一家向残疾人提供服务的大型组织的董事大会。我对此不太有信心,感觉自己完全不够格。“我不知道怎么参加董事会,也不知道关于这个组织的任何事,我能干点什么呢?”

“首先,你是一位残疾儿童的母亲,所以你可以给董事会带进一个新的视角;其次,我希望你能帮助我的朋友珍妮特女士,她是这个组织的赞助人,她的丈夫是香港政府的高级官员。”

“我哪能和这样一个贵人搭上话呀?”

“她的第一个孩子有心理上的残疾,因此她总是希望能够帮助其他的残疾孩子。因为你也是一个残疾孩子的母亲,我想她或许对你更能敞开心扉。”

我同意了,但是对参加董事会还是感到很紧张,更对联系珍妮特女士的任务惴惴不安。她有着一头耀眼的白发,一双犀利的蓝眼睛。她对那些想从自己身上获取利益的人十分谨慎。她是我这辈子见到的第一位真正的尊贵“女士”。

尽管珍妮特女士的日程安排得很紧,不能参加我们的圣经学习小组,但她还是同意和我们私下见面研读圣经。在研读的最后一天,我问她,有没有一些问题阻碍她成为一名基督徒?接下来是长时间的静默。我猜她可能没有听到我的问题,于是打算重复一遍,刚要开口,她忽然打破沉默,含着热泪说:“没有,一个都没有。”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我在心里快速回想了一下成为基督徒的含义,但是她早已明白这一切,并且迫切地渴望和上帝建立关系。我带领她一句一句地做祷告,最后,她抬起头,对我说:“米雪,我知道上帝引领你来香港,是有他的道理的。”

“如果不是因为大卫,我可能永远也不可能认识你。”我也不禁热泪盈眶,在心底越发感到大卫是个宝贵的孩子。谁能想到,在人群熙熙攘攘的香港,一个发育迟缓的自闭症男孩能够让这位如女皇般的夫人和万主之主上帝建立了关系呢?

后来,我又有幸参加了1988年中国首届国际残疾人大会,私下会见了邓小平主席的儿子邓朴方。他下半身瘫痪,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就在我见到他之前,我感到十分惊奇——我这样一个在美国出生的华人竟然有机会亲手把自己的文章递交给他。我在文中探讨了上帝怎样在我们这些残疾儿童父母的生命中创造奇迹。大卫似乎总能让我接触到常人无法靠近的特殊人物。

上帝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上帝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气的,在上帝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林前1:27-29)

大卫不仅为我们的事工打开了一扇又一扇门,他在香港特殊儿童学校的良好适应能力也让我十分惊喜。我想起过去曾经担心在这里找不到适合他的地方,但现在,我真的很庆幸我们没有因为恐惧停住响应上帝呼召的步伐。上帝用各种事情拓展他的国度,尤其是用人们的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因此人们才能从中看到他的荣耀。这个真理在此后将一次又一次地被验证。

[1]第一章讲了耶稣的身份:他是道,光和生命,恩典与真理。第二章讲了耶稣为何来到世上:满足人的需求,不只是身体上和社交上的需求,还有灵命上的需求,就是为人的罪而受死。第三章讲了重生是什么意思:通过信靠上帝的儿子得永生。第四章讲了一个人如何满足自己心底的渴望:透过接受上帝所应许的礼物——耶稣——来实现。

[2]这些主题包括:耶稣是谁?救恩的益处、基督里的生命、圣经是什么?如何学习圣经、祷告、上帝是谁?圣灵是谁?魔鬼是谁?与罪做斗争、基督的再来、帮助他人认识耶稣、跟进、舍己以及世界宣教异象。

本博客所有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作者:小星星复制或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转自 小星星开心屋
原文地址《第十五章 穿过针眼的骆驼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路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