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阿罗本到郭实猎(3)
马礼逊在广州工作二十五年,这也是欧洲人唯一能踏足的中国土地。 马礼逊认为中国人最需要的是基督,他努力不断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为的是更有效地向他们传讲福音。 1814年,他为第一个中国信徒施洗;1819年,他完成了中文新旧约圣经的翻译工作;之后他又完成了第一部汉英字典。 愈来愈多中国基督徒受洗加入教会...
本站作者小星星 共计发布文章598篇
马礼逊在广州工作二十五年,这也是欧洲人唯一能踏足的中国土地。 马礼逊认为中国人最需要的是基督,他努力不断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为的是更有效地向他们传讲福音。 1814年,他为第一个中国信徒施洗;1819年,他完成了中文新旧约圣经的翻译工作;之后他又完成了第一部汉英字典。 愈来愈多中国基督徒受洗加入教会...
1557年,葡萄牙人在香港不远的澳门建立了据点。 这个葡萄牙殖民地从此成为许多传教工作的跳板,包括著名的天主教耶稣会(Jesuits)传教士利玛窦(Matthew Ricci)。 1600年,利玛窦抵达北京,透过他修理时钟及绘画地图的技巧,博得皇帝的称赞。 利玛窦在北京十年,逐渐建立了一个为数两千人...
第二章、从阿罗本到郭实猎 基督教进入中国的历史,是由一段富传奇性的经历开始。 主后431年,一个叫涅斯多留(Nestorius)的人被攻击为散播异端者,但到了第五世纪末。 波斯一地愈来愈多人信仰他所传扬的教义,他的信众通称为涅斯多留派,而且逐渐向东扩展。 到了主后635年,属于涅斯多留派基督教...
约翰虽然时来打扰,但戴德生仍开始沉醉于圣经中。 可惜不久之后,他又有一段日子处于灵命低潮里,觉得祷告吃力,读经枯燥乏味。 直至发生了三件事情,他才把这段困难的日子克服。 首先,他读到《卫斯理杂志》(Wesleyan Magazine)里面刊载的一篇题为「圣洁之美」("The Beauty ...
数天后,戴德生告知妹妹戴贺美他的生命如何转变过来,而且要她答应保守秘密。 两星期后,母亲回到家里,一开门便看到戴德生。 「妈妈,我要告诉您一个好消息。」 母亲伸开双臂,搂着他的颈,说道: 「孩子,我知道了,我为你的好消息已经高兴了两个星期!」 「为什么,难道戴贺美没有遵守诺言...
1849年6月,戴德生已十七岁了。 六月的一个下午,他放工后,百无聊赖,便在后厅随意浏览群书,打发时间,无意中捡起一本福音小册。 「开头总是一个故事,」他想:「结尾就是教训,让我只看故事部分,讲道部分就跳略了吧!」 在那时候,他并不知道在五十里外汉笆(Humber)河边巴顿镇(Barto...
维多利亚女皇在位第六年,即1843年秋天,十一岁的戴德生第一次离家入学。 但他在校不过短短两年,当另一位令人不大满意的校长接掌学校时,戴德生就辞学回家受教,同时在父亲的药房帮工。 这个穿着白围裙,头上长着髦发的孩子,对于和药、装药和包药等事情,做得十分开心。 戴德生十五岁时,斑士尼镇一家银行正...
戴德生和他的两个妹妹一块儿长大。 戴贺美(Amelia)比他小三岁,露薏莎(Louisa)比他小八岁。 另外还有一个弟弟威廉(William),七岁时便不幸去世了。 戴雅各每天都会把孩子带到他的睡房,扶着他们的肩膀,跪在床前,逐一为他们祈祷。 之后,戴德生和妹妹们便各自回到房间阅读圣经。 「学...
第一章、储物房中的转变 「亲爱的神,如果你赐给我们一个儿子,愿他将来为你到中国工作。」 时值傍晚,英国约克郡(Yorkshire)班士尼镇(Barnsley)生意最忙的一家药房的后厅中,戴雅各(James Taylor)和他的妻子贺美亚(Amelia)正在那里祷告。 厅中放置着一列大型的书架,愈来愈多的书...
序言 再没有谁能像戴德生一样,愿意为神的缘故,完全献身给中国。他甘心冲破传统,换上中国的服装,更积极超越宗派界限,一心要把福音传到新的疆土里。戴德生之所以义无反顾,献身与主,绝非出于一时冲动,或是自我表现,而是他深切关怀到一群尚未认识救主耶稣的人。他一生勇往直前,是由于他愈来愈确信神的信实。 戴德生对神的信心,正是今天千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