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足迹:首页 > 小星星荐 >在中国的遭遇(4)

在中国的遭遇(4)

挚爱中华—戴德生传.jpg

     「我有,」贵华悦。 贵华是厨子,很年轻,就是那位接受布迦先生资助,得以继续学业之学童的兄弟。

在戴德生日后的信里,提到贵华时,说道:「他虽然有不少缺点,但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后来贵华成为戴德生在华的第一个果子,由戴德生施洗人教。 戴德生写信给母亲说:「如果一个灵魂胜于世界,我已得到了丰富的报酬,您不是也同样受惠么?」

麦都思向戴德生建议,他到内地和乡间传教时,最好改穿中国式的服装。 他在1845年到种茶的山区时,就换了中国式的衣服。 许多天主教的教士也时常换上唐装。

自从长江游历回来之后,戴德生也常常这样想。 他不是有意要隐瞒身份,他之所以想改穿中国服饰、说中国话及像中国人一样地生活,是出于对中国人的敬重。 但他知道外国商人会嘲笑这样的服装,认为那是「降格」,甚至不少传教士也会有同样的看法。

7月27日,戴德生毅然作了一项重大决定。 他要到乡间租一座房子,开始他的医疗及传教工作,并且穿中国式的服装,还留了一条辫子。 如果这个尝试失败,他会到宁波去和巴格尔会合。 所以,他先定造一套中国衣服。

九月,戴德生和巴格尔终于收到中国传道会有关在上海建办事处的回音。 这时,两人都已猜到结果。 差会的信说:「我们的目的并非在条约口岸工作,而是进入内地,……我们不拟花这么多钱在上海。」 虽然差会的行政效率是如此差劲,但坚持这样的政策是否对呢? 许多在上海的人认为这样的政策是不可能的,但戴德生愿意尝试一下。
本博客所有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作者:小星星复制或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转自 小星星开心屋
原文地址《在中国的遭遇(4)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路人甲